藝術家林曦談美育|小朋友學藝術 父母應言傳身教
一次留言里有一位媽媽發來問題,林曦覺得這幾個問題非常典型,是很多想要孩子學藝術的家長會問到的。所以打算借著回答這位媽媽的問題,與大家聊一聊關于小朋友如何學藝術的這個話題,希望能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這位媽媽的留言其實包含了四個問題,每一個問題的假設和前提,都值得深入地討論,我們先來就每一個問題聊一聊:
問題一:五歲半的寶寶,練習歐楷已經半年,練完所有的筆畫,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林曦老師:楷書,尤其是楷書里法度最森嚴的歐楷,之于太小的孩子,其實是不太合適的。小朋友的長處,正是在于他們有極強的感受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過早學習技巧復雜、法度森嚴的技藝,一來是限制了他們想象和創造的自由,二來,投入的時間也會非常長。
現在付出很大代價、很長時間去學習的,可能是孩子10歲以后很快就能掌握的。雖然好像在比較小的年紀有了一些成果,但給小朋友平添這樣的束縛,有點像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小朋友如果想學書法,可以從篆隸開始,甚至是大篆、散氏盤一類,起收筆的裝飾性動作少一些,比較容易掌握。另外從象形文字入手,對于小朋友來說,也是了解漢字形成歷史的很好啟蒙。
問題二:每個筆畫都練扎實才能繼續往下學嗎?
林曦老師:這位媽媽其實是把書法基礎的線條練習,和學筆畫等同起來了,所以覺得小朋友應該先練橫,再練豎,再練撇。如果將筆畫作為孤立的零件單獨練習,小朋友會慢慢把這些筆畫的寫法形成定式,非常機械地組裝到字里?墒菚ǖ膴W妙正是在于萬千變化,每一個筆畫在不同字里的樣子都是不同的,會有很具體的應用。
所以可以單獨進行線條練習,比如起筆、行筆、收筆,但最好不要把筆畫孤立出來寫,這樣會對下一步的進階學習形成一些障礙。
問題三:現在的讀帖能力還不行,是不是先關注筆畫,結構后面再提高?
林曦老師:這是另外一個關于書法學習的誤區了。用筆和結構是長在一起的,古人說用筆生結構,結構生用筆,當我們在寫筆畫的時候,結構也會同時生成。之所以覺得結構難,正是因為之前把筆畫孤立練習,形成固定樣式了,所以當將筆畫組裝起來的時候,才會無法生成豐富生動的結構。筆畫好比磚頭,結構相當于一個房子的梁柱,短了誰都不行的。當然,我們可以先把一個房子的磚頭準備好,但是沒有一個“房子如何建構”的藍圖在,磚頭意義也就不是很大了。
問題四:軟筆書法和水墨畫,是不是只要孩子練習就一定能練出來?
林曦老師:看到這里,其實有一點點想要問問這位媽媽,“練出來”的定義是什么呢?因為有可能在不同人心中,“練出來”會有不一樣的含義。
比如我覺得對于小朋友來說,有一個藝術的特長、愛好,大概會在三個方面有非常直接的益處:
第一個益處,在于提高小朋友專注、自律,自我不斷學習精進的能力。
第二個藝術,是獲得一種興趣,以及更多的藝術才華和表現力。
第三個益處,也是最重要的,從藝術中獲得一種經驗,知道如何用一種對待藝術作品的態度,去面對漫長人生中的大事與小事,愉快地打磨精進優化自己的生活。
這三個益處完全是向內獲得的,沒有外在的標準可以來衡量。
我們現在很容易缺乏獨立的判斷和思考,非常依賴外界的標準或者某種權威。但是會發現,權威容易幻滅,將心靈的滿足寄托在外界的時候,也容易挫敗。
所以不知道這位媽媽認為的“練出來”,是辦一個展覽?還是以此謀生,作為職業?
藝術的學習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與精力,所以更應想清楚前行的方向與目的。在過程中付與其中的種種,本該是樂趣本身,但如若寄托其中的是日后容易幻滅的期待,那么這過程就會在心中變成一種代價。藝術這個專業,畢業以后,最后真正做了這一行的人其實非常少。當然現在很多父母其實沒有希望孩子一定要以藝術謀生,但心里可能難免隱隱還是會覺得投入了這么多,有所成就是最好?墒且,這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事情,如果最開始抱著這樣的期望,給孩子的壓力會非常大。當我們回看歷史,很多藝術大家并沒有生在世家或者有很好的環境,但也能自我成就,因為自身就有強烈的熱情和信念去實現。
如果一開始,小朋友就是被迫的,一旦日后有了自己的想法,一定會第一時間放棄的。所以不如把功利心放淡一些,讓小朋友從藝術中得到樂趣,得到啟發,從而找到自己的個性,養成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之于孩子的人生,是更有助益的。
林曦水墨作品
小朋友如何學藝術?
1、林曦老師建議:要啟發,不要主導。
林曦老師談到幾年前和陳丹青老師一同做過一個關于兒童美育的講座,過程里很多爸爸媽媽在問的,都是類似于“小朋友要不要學素描?”、“幾歲可以開始學素描?”這樣的問題。結束以后,陳老師有點不高興,說為什么家長都要讓那么小的孩子學素描呢。
林曦老師想,可能是因為現今我們的學習大多以考學為導向,所以選擇很少,既然日后考試會考到素描,從家長的角度就會偏向于讓孩子早些準備起來。但素描其實是非常理性的訓練,比較適合十三四歲以上,邏輯和理解能力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備的孩子。
所以,父母如果缺乏對美的理解,太著急看到成果,會迫使老師們想一些方法來應對,專業人士讓孩子快速畫出一張看上去很厲害的畫,其實非常容易。但作為父母,出發點是希望孩子現在就畫出一張畫呢,還是為了孩子整個人生的藝術修養著想。
教育是漫長的投入,也是生活本身。就像我們栽種植物,不太可能今天播種,明天就能結果。越好的果子,越需時間養成。太看重眼前的成果,不值當。
每個小朋友的腦子里,都有一個小宇宙,如果不先去試圖聆聽,而是讓他們按照大人的方式來行事,反而是本末倒置了,很可惜。
所以林曦老師表示教小朋友,最重要的核心是啟發,而不是主導。
2、林曦老師建議:贊美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對小朋友的啟發,最有難度的部分是贊美。
父母的反饋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很在意這個反饋,所以不要輕易贊美或批評,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林曦老師比較建議在贊美孩子的時候,去表揚他們努力的過程,而不是那個結果。
贊美結果容易讓孩子試圖去保持一些東西和狀態,人都會希望再次得到相似的贊美,但這樣就會導致小朋友不進步。林曦經?湫∨笥,你很棒,上次一張畫畫了四天,這次畫了一個星期,說明你畫得更深入了,更有耐心了,不太在意他現在畫得如何,因為手眼的協調無法一蹴而就,但孩子努力去優化精進的那個過程,永遠值得表揚。
3、林曦老師建議:置身其中,言傳身教
小朋友是天然就會畫畫的,父母要做的,是通過交流去啟發孩子的想象。大人只有參與其中,才會感同身受,而不是置身事外地贊美或評價。
所以這也是林曦老師一直都想要開美育課的原因。林曦老師發現,每一個人在美這件事情面前,都需要把自己當作一張白紙,從零開始學起。而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言行舉止背后的價值體系,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大人如果對藝術與美更了解,將美作為重要的價值取向,并知行合一地實踐著,那么言傳身教間,便是對孩子最好的美育。
相關熱詞搜索: